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fā)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fā)送郵件
確定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專題
小知2021-08-13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原標題: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美國藝術家,以獨創(chuàng)的光繪,掀起了21世紀藝術的新革命。他找到了繪畫、雕塑與建筑的交匯點,以玻璃為筆,讓虛無縹緲、平凡無奇的單色光線在他的作品中呈現(xiàn)出多變而璀璨的面貌。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我把白色光分成純粹的顏色,然后用‘顏料’給它著色,每一個作品都有一種遠遠超出它物理體積的存在感。

——斯蒂芬·奈普


美國藝術家Stephen Knapp,作為攝影師的他不斷嘗試各種研究和實驗,制作一些大型的金屬板和上釉的陶瓷壁飾。這組“光之畫”(Lightpaintings)名詞是Stephen Knapp自創(chuàng)的,用來描述他用光做成的藝術裝置。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這種“光之畫”被稱為 21 世紀的第一種新的藝術介質,Knapp和一小群藝術家一起做這種類型的藝術,讓我們周圍的光變得“可見”。把光這種本質上不可捉摸的物體“實體化”。這些大規(guī)模的作品,具有繪畫、雕塑和建筑的個性。用很少的工具,利用光和二色性的玻璃,將各種各樣的顏色投射到房間里和墻壁上。這些裝置的效果,并不是事先在電腦上做好草圖的,而是在搭建裝置的過程中,Knapp根據直覺來設計那些錯綜復雜光的色塊。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Stephen Knapp的作品宏偉而奇異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位于伍斯特理工學院的《定義可能》


他將一些大規(guī)模的藝術作品,呈現(xiàn)在一些博物館、公共場所、私人或者企業(yè)的展覽上。作品的介質包括光、楔形玻璃、金屬、石頭、馬賽克和陶瓷等。Stephen Knapp表示他一直都被光深深吸引,想找到一種獨特的方式用光來表達自我。


在‘光之畫’里,Knapp把白色光分成純粹的顏色,然后用‘顏料’給它著色。這些作品既是物理實體也是一種幻覺。提醒我們,藝術能觸及人類精神的核心即是夢想、希望和渴望。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Stephen Knapp正在小心創(chuàng)作


First Symphony第一交響曲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波爾州立大學的音樂學院因創(chuàng)新項目、新的音樂活動和多樣化的表演項目以及國家在音樂教育方面的領導地位而備受贊譽。建筑師想要一件標志性的公共藝術作品,通過玻璃幕墻讓觀眾可以注意到門廳內的焦點。


《第一交響曲》就是針對這些標準而創(chuàng)作的。音樂和樂章在很大程度上是編曲的一部分。通過反射和折射,整個23英寸x40英寸的墻壁充滿了和諧的色彩,只用了8個75W的低壓燈。在繁復的光線中我們可以看到光束與光束之間卻有聯(lián)系,正如樂譜上每個音符不能單獨存在。


Seven Muses七個繆斯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艾森曼中心的大門廳有一面巨大的空白墻,最初的要求是在墻上的開口右側畫一幅燈光畫。Stephen Knapp 被建議創(chuàng)作出一幅能“舞動”整面墻的作品。于是《七個繆斯》就誕生了,晚上墻上的燈光和外圍玻璃墻面的投影交相輝映,就像舞動的精靈。


Luminous Affirmations 光的見證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以市政廳的空白墻為背景,這幅80×60的燈飾采用了特別設計的300W陶瓷金屬鹵化物裝置,作為坦帕市非常受歡迎的“燈光”項目的第一部分,成為坦帕市的明星樓。白天和晚上自動切換出美妙的景色。


Transformation 轉換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轉換》沿著12英寸x 37英寸的墻移動,穿過天花板,拐過一個彎,然后穿過玻璃墻進入地鐵站的入口,在那里它又一次從墻移動到天花板。并且,當光線在長墻上結束時,它會向后彎曲,這本來是光線無法做到的,但 Stephen Knapp 讓這件事發(fā)生了。


Stories from Light 光的故事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看似隨意其實刻意的布置,讓圓形的屋頂光影充滿了故事性。觀眾從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作品不同的呈現(xiàn)。而這些“圍坐”在上方的玻璃立體,這像極了一群在說故事的人,它們共通編制出美麗的光影。


Stephen Knapp的“光畫”作品不僅限于在夜晚綻放光輝,也同樣適用于白天里,在陽光中,這些形狀各異的玻璃蘸上日光,就能繪制出美妙的畫作,而且隨著太陽軌跡的變化,玻璃投影也隨之改變,這便成了一幅會動的風景。取之于自然,節(jié)能環(huán)保。


Masked Illusions 戴面具的幻影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作品于佛羅里達的河畔劇院,戲劇是關于幻覺的,關于演員戴上面具,交替的個性,一起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東西。五組不同的玻璃和燈光被組合在一起,代表舞臺上的演員,施展他們的魔法和幻想。


Trailing Light 尾燈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海洋綠洲號皇家加勒比郵輪航線,作品代表著一艘穿越大海的船在空中移動和變化的夜空。


來源:庫藝術

作者:coco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青年有為!尋找2021年“40位40歲以下企業(yè)知識產權精英”活動正式啟動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報名!2021年「廣東省知識產權代理人才培訓班」來啦!


斯蒂芬·奈普 Stephen Knapp | “光之畫”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庫藝術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slanderfriend.com/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news_28813.html,發(fā)布時間為2021-08-13 16:37:06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