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fā)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fā)送郵件
確定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專題
小知2021-06-17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原標題: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一位“猛士”藝術(shù)家。


他不熬雞湯,但當你看完他的故事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所遭遇的挫折就算再大,也真的都不是事兒。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不是魯迅......)


嘉靖44年,浙江紹興。


一位年近半百的文士在瘋狂之中,憤然拔下釘在墻柱上的長釘,猛地插進耳朵,又用力把頭撞向地面。


長釘穿耳而過,鮮血汩汩而流,場面之恐怖,讓人一點兒都不愿細想。


這位發(fā)狂的文士,就是生于明代、被譽為“中國梵高”的藝術(shù)家徐渭。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徐渭


而這等駭人的自殺,在他身上前后發(fā)生了九次。


用尖錐擊碎自己的腎囊、用利斧砍破自己的頭顱……


徐渭的每次自殺都不惜使用最殘忍的手法,拼命地要把自己置于死地,卻又次次幸免遇難。


命運不厭其煩地與他開著玩笑,直到他終于在一片窮困潦倒中孤獨死去。


所以在他身上到底都發(fā)生了什么?


他又是憑什么,能被稱作“中國的梵高”?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兩人的表情都一模一樣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位非同一般的藝術(shù)家的一生,那么我想就只有“狂狷”二字。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在徐渭以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所創(chuàng)作的書畫,往往都有很強的說教意味。


比如梅花是一身傲骨,蘭花是清高幽雅,竹子是堅韌不拔,菊花是不趨炎勢……


不論是身居高位的顯貴,還是尚且窘迫的書生,都會不自覺地把這種固定的題材當作“命題作文”,用來塑造自己的“人設(shè)”。


所以與其說他們是在用繪畫抒發(fā)心境,不如說是在講些大道理。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梅蘭竹菊——文人F4


而且為了起到足夠的教化作用,這類畫作往往用筆工整、細膩、寫實,就像一幅幅評說道德的教科書一樣,久而久之,它們也就越來越有了一種“八股”的味道。


在這種文化里,道德規(guī)范就不可避免地要凌駕于人的主觀情感之上。


但徐渭不一樣。


他偏偏要拋棄具體寫實的形體,畫出個人的情感。


那他畫什么呢?他畫螃蟹,畫葡萄,畫被風(fēng)霜雨雪摧殘的竹。


比如這一幅《黃甲圖軸》。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徐渭《黃甲圖軸》


畫中的徐渭大筆一揮,讓或濃或淡的墨汁交疊、暈染,畫出巨大的、仿佛快要凋落的荷葉,以及荷葉下方一只緩緩爬行的螃蟹。


在整幅畫面中,徐渭特地在荷葉中心留了白,只用粗細不一的線條勾勒出葉脈,這讓整片荷葉更顯得自然生動。


哪怕它占據(jù)了一大半的篇幅,又處在畫面中央,也不會讓人覺得過分厚重,以至于整體畫面失去平衡。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憑占地面積晉升C位擔(dān)當


更特別的是,別人作畫都用熟宣紙,徐渭偏偏慣用生宣紙。


生宣紙滲水速度快,再加上水分含量大的淡墨,稍有不慎就很容易暈開,這意味著徐渭必須要用比常人更快的速度運筆用墨。所以別人是“作畫”,他卻說自己是在“寫畫”。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于是乎,在《黃甲圖軸》整幅畫里,盡管徐渭匠心獨具、用墨講究,但在旁人看來,似乎不過寥寥數(shù)筆,便已一氣呵成。


不論是荷葉還是螃蟹,我們都看不到什么刻意雕琢的痕跡,只剩下像影子一樣粗略的輪廓,以及和墨汁一樣濃厚的心情。


什么樣的心情呢?看徐渭題在畫面上邊的詩句。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兀然有物氣豪粗,莫問年來珠有無。養(yǎng)就孤標人不識,時來黃甲獨傳爐?!?br/>


“這螃蟹如此蠢笨,卻偏偏橫行霸道、粗暴豪橫,明明腹中空空,竟還“黃榜”提名、高中甲第!”


在講究八股章法的科舉制度里,徐渭的狂放和飄逸是沒有位置的。


他自幼展露才華,堪稱“詩書文畫”四絕的全能型選手,甚至人稱“關(guān)起城門,只有這一個”,卻偏偏八次考取功名、八次落榜,直到41歲,在科舉之路上徹底心灰意冷。


而《黃甲圖軸》,表達的就是徐渭對科場黑暗、不辨好壞的憤慨,以及對那些名不副實的科舉進士的諷刺。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再看他的書法,更是難掩狂狷奇絕之氣。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徐渭《杜甫懷西郭茅舍七言草書詩軸》


怎么樣?看完是不是心里就一個想法:


看不懂。


他的狂草已經(jīng)完全不顧文字的辨識度,只剩下每一筆不斷跳躍、努力突破章法拘束的線條。


不同的筆畫,有的墨色濃重、質(zhì)感敦實,有的蜿蜒輕盈、宛若游龍,有的又像被掐住了手腕,墨色干枯、滯澀凝結(jié)。


好像在徐渭的氣場下,每一個筆畫都有了它們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走向,但整體上卻散而不亂、渾然天成,這跟梵高的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梵高的畫,每一根線條都蠢蠢欲動,充滿了存在感,好像隨時準備著,要突破整體畫面的拘束一樣,徐渭的字亦如此


看著他的字,我們仿佛可以想象出徐渭運筆的場面——


他一邊在紙上任意地涂抹,一邊盡情宣泄著內(nèi)心狂風(fēng)暴雨似的憤怒,就像一位充滿激情的鋼琴家撥弄著指尖的音符,抑揚頓挫、蕩氣回腸。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正如明末史學(xué)家張岱所言:“青藤之書,書中有畫,青藤之畫,畫中有書?!保ㄐ煳?,號青藤道士)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迷弟+1


可以說,中國古代文人的“狂放用筆”正是在徐渭這里被發(fā)展、完善,乃至達到巔峰的。


可這樣一位狂士,人生的底色卻盡顯悲涼。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除了才華橫溢卻屢次落榜以外,他的家庭從一開始就支離破碎。


出生于沒落的官僚世家,父親早亡,生母地位卑賤,不久就被趕出家門,盡管府上夫人待他很好,也不免終日寄人籬下。


25歲,徐家的房屋田產(chǎn)被地方豪紳無賴奪去。


26歲,結(jié)發(fā)之妻又得病去世。


年紀輕輕,徐渭就落了個家破人亡、形單影只。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徐渭造像


幾次三番遇難,直到中年,37歲的徐渭才終于遇到了賞識他的伯樂——時任浙閩總督的胡宗憲,把他招入幕府、充當幕僚。


在這段短暫的被重用的時期,徐渭為胡宗憲屢屢獻策,大敗倭寇,一展才干。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胡宗憲(《大明王朝1566》)


但好景不長,明朝官場風(fēng)云變幻,在徐渭被招入幕府五年后,胡宗憲所依附的嚴嵩倒臺——順帶粉碎了徐渭施展抱負的夢想。


在一連串的暴擊下,徐渭的精神開始崩潰。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他開始像我們在開頭講述的那樣,不斷地自殺。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徐渭畫像》王明明


晚年的徐渭嘗試了無數(shù)極端的自殺方式,結(jié)合他的書信中說自己“發(fā)狂”、“看見幻像”的描述,差不多可以斷定,這個坎坷一生的藝術(shù)家,是患了精神疾病。


他不斷地試圖擊碎自己的肉體,希望以此逃脫命運的禁錮,得到精神的解脫。


但是,如此折騰卻依舊不得死,徐渭只得轉(zhuǎn)而將自己無處宣泄的激情和憤慨,傾數(shù)投入了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


而在這些以血淚成就的作品中,最經(jīng)典的,就數(shù)這幅《墨葡萄圖》了。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徐渭《墨葡萄圖》


仔細看看,這紙上畫的,不是什么隨意寫就的墨點,而是一顆顆破碎了的野葡萄。


這些葡萄早已過了結(jié)實的季節(jié),卻橫掛荒野枝頭,無人賞識,在晚秋的寒風(fēng)里,飄來蕩去。它們?nèi)淌茱L(fēng)霜的啃噬,但始終不肯落到泥里。


這上面還附有一段歪七扭八的題詩,像葡萄藤一樣隨風(fēng)飄搖著: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fēng)。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span>


“我這一生,跌跌撞撞竟然就過完了落魄半生,滿腹才華如今卻沒有地方可以使,簡直就像這野藤上的果實,被拋棄在曠野里!”


字字啼血,可見心中有多少憤慨和不甘。


在《墨葡萄圖》里,徐渭為了更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心情,他創(chuàng)造性地在畫畫的墨汁里加入了膠水。


這樣一來,當深淺不一的水墨被先后疊加在畫紙上時,互相之間就不至于過分滲透,反而能營造出一種斑駁的、濕漉漉的效果。


膠墨相融,水墨涂抹,是徐渭繪畫的一大特色。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葡萄果實看起來濕漉漉的


除了用墨,還有運筆。


如果細看你會發(fā)現(xiàn),和大面積渲染的葡萄果實相對的,是纖細的枝條。


原本位于右上方的主干尚且還能保持一點硬度,但是越往下,枝條就被畫得越是纖細,直到在畫面里只剩下一絲絲若隱若現(xiàn)的細線,隨風(fēng)飄搖。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看這些細線,好像隨時都會被風(fēng)吹斷


而在構(gòu)圖上,除了古代文人慣用的留白以外,徐渭還讓上方的詩句都一并入畫了。


他把詩句安排在左上角,自上而下,卻又通通向左歪斜著。就好像此時恰有一陣風(fēng),從右邊簌簌地刮來,一時間,枝條、詩句,連同徐渭的人生,都一齊隨風(fēng)飄零了起來。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徐渭的晚年,境遇潦倒,貧病交加,他靠出賣字畫度日,直到自己的作品被變賣殆盡。


73歲,徐渭在寫完了記述自己坎坷人生的《畸譜》后去世。去世時,身邊僅剩一只狗與他相伴,而他的身下,連一鋪席子也沒有。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徐渭《雜花圖卷》


在徐渭的眼里,他的一生是“畸”的一生,是不正常的一生。


然而正是這種“不正常”,讓他在宣揚“存天理、滅人欲”的古板時代,開創(chuàng)了舍棄形體、肆意彰顯個人內(nèi)心情感的大寫意畫派,完成了中國畫從“寫實”到“寫意”的最后一步。


可以說,徐渭的作品,是從壓抑人性的舊文化里開出的純真之花,給明代以后逐漸黯淡的藝術(shù)世界,帶來了一陣清新自然的山野之風(fēng)。


就像印象派的誕生,深刻影響了西方近現(xiàn)代藝術(shù)的走向一樣,徐渭的天才創(chuàng)造,為后續(xù)大寫意繪畫的發(fā)展起到了開創(chuàng)、奠基和推動的作用,也極大影響了后世的文人和藝術(shù)家,比如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


其中,甚至連最講究風(fēng)骨的鄭板橋都自稱——


“愿做青藤門下走狗?!?br/>


齊白石呢,更是感嘆——


“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p>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 (左)鄭板橋;(右)齊白石


生活確實是把徐渭打倒了,卻始終沒能把他消滅。


他身上的這股狂傲,也終究穿越了千年,成了他所有作品里不滅的印記。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參考資料

《中國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白壽彝

《徐渭大寫意花鳥“放逸”風(fēng)格探析》黃斐斐

《徐渭大寫意花鳥畫筆墨初探》孫英

《徐渭大寫意繪畫風(fēng)格研究》劉洋

《論徐渭繪畫中的情感表達》張曼

《徐渭的繪畫美學(xué)思想及其現(xiàn)代性意蘊研究》朱娟

《徐渭書法風(fēng)格研究》秦炳娟


來源:意外藝術(shù)

作者:白陶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青年有為!尋找2021年“40位40歲以下企業(yè)知識產(chǎn)權(quán)精英”活動正式啟動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報名!2021年「廣東省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人才培訓(xùn)班」來啦!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

「關(guān)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媒體,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chǎn)權(quán)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chǎn)權(quán)負責(zé)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wù)所、研發(fā)或服務(wù)機構(gòu)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nèi)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wǎng)頁面瀏覽量已經(jīng)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wǎng):iprdaily.com  中文官網(wǎng):iprdaily.cn) 


本文來意外藝術(shù)并經(jīng)IPRdaily.cn中文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此文章須經(jīng)權(quán)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slanderfriend.com/

小知 注冊用戶
共發(fā)表文章 31253
最近文章
AD1
AD
  x1
AD
 
焦點追蹤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news_28240.html,發(fā)布時間為2021-06-17 17:50:55。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