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fā)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fā)送郵件
確定

亂象!專利定制調查:一萬元包下證書,“內部渠道”一年拿證

專利
小知2019-05-23
亂象!專利定制調查:一萬元包下證書,“內部渠道”一年拿證

亂象!專利定制調查:一萬元包下證書,“內部渠道”一年拿證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新京報

記者:李大偉 實習生 曹雯

原標題:專利定制調查:一萬元包下證書,“內部渠道”一年拿證


近日,“昆明惡霸”孫小果案引發(fā)關注。身陷囹圄期間,孫小果于2008年向國家申請了“聯(lián)動鎖緊式防盜窨井蓋”發(fā)明專利,并數(shù)次減刑,于2012年刑滿釋放。很多人好奇,孫小果的“防盜窨井蓋”是怎么獲得的?有沒有存在“買”專利的嫌疑?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專利定制產業(yè)鏈依舊存在。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稱,只需提供身份證復印件,“一萬二包下證書”;另一家公司則表示,另付四萬五便可以走“加急通道”,一年拿證。


亂象!專利定制調查:一萬元包下證書,“內部渠道”一年拿證


日前,新京報記者在淘寶上搜索關鍵詞“知識產權”,并與一位賣家取得聯(lián)系。對方表示,只需提供身份證復印件,便可以“一萬二包下證書”。經過一番砍價,記者最終以一萬元的價格與其達成協(xié)議。


隨后,該賣家發(fā)給記者的一份“發(fā)明專利合同”(下稱“合同”)。合同中甲方為空白,乙方為北京潤茵博雅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下稱“潤茵博雅”)。委托事項顯示,甲方委托乙方辦理一項發(fā)明專利申請,并確保順利獲得授權。


企查查顯示,潤茵博雅成立于2017年7月29日,注冊資本300萬元,實繳資本10萬元,經營范圍為版權代理服務;商標代理服務;經濟信息咨詢;企業(yè)管理;企業(yè)策劃;電腦動畫設計。


相比之下,另一家名為“知××”的公司給出的價格稍微便宜一些。5月17日,新京報記者在該公司官網留下手機號后,以律師的身份與一位自稱公司銷售總監(jiān)的王某取得聯(lián)系。


在電話中,對方表示,“如果什么都沒有的話,可以提供‘技術挖掘’服務,費用為8680元”。所謂的“技術挖掘”服務,即只需要記者提供包括姓名、身份證號、聯(lián)系地址、電話、郵箱在內的客戶信息,便可以得到證書。


該工作人員還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如果花費45000元走“加急渠道”的話,一年左右便可以拿到證書。記者追問什么是“加急渠道”,對方透露“加急渠道”為內部渠道?!罢G闆r下一般都是2年左右拿證,不過像我們單位的副總、研究院(知××研究院)的院長劉某生,以前是國知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副主任,他手中有很多渠道的?!痹摴ぷ魅藛T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記者告知其目的是“為重刑犯實施減刑”之后,該工作人員表示,“比較敏感,不知道查得嚴不嚴,要給領導匯報一下,周一答復”。


據(jù)該公司官網顯示,知××研究院是一家高端知產人才智庫,現(xiàn)擁有一批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知名傳統(tǒng)代理機構等單位包括專家級審查員、高級檢索分析師、資深專利代理人、商標代理人、律師在內的200多人的高素質專業(yè)服務團隊。其中便包括上述工作人員提到的“劉某生”。


該公司網站介紹,劉某生曾供職于國家知識產權局、漢能控股知識產權部等,擁有8年專利審查及業(yè)務管理經驗,曾負責組織1000余名審查員隊伍的質量管理工作。


“不用有發(fā)明,只需要付錢,就可以成為發(fā)明專利的發(fā)明人行為是違規(guī)的?!北本┦芯煟ㄉ虾#┞蓭熓聞账苈蓭熣J為,“只有真正有發(fā)明并獲得國家經過法律程序予以認可的發(fā)明才能授予專利權,這個也是鼓勵人們去發(fā)明創(chuàng)造推動社會進步,不應該成為一個造假的產 業(yè)?!?/p>


“這肯定是不合規(guī)的,您不是這個發(fā)明專利的人,專利也不是注冊制,國家知識產權局不對這些東西做所謂承諾?!?月2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說。據(jù)介紹,相關法律條文早已對“發(fā)明人”這一概念做了明確規(guī)定,“什么都沒有”的買家并不屬于“發(fā)明人”這一范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十三條規(guī)定,專利法所稱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是指對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人。在完成發(fā)明創(chuàng)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是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


事實上,國家早已注意到專利“買賣”這一產業(yè)鏈條。為了遏制“監(jiān)獄發(fā)明”亂象,最高法2016年11月15日出臺《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guī)定》,就對“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作出了專門限制,明確“發(fā)明創(chuàng)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應當是罪犯在刑罰執(zhí)行期間獨立或者為主完成并經國家主管部門確認的發(fā)明專利”。


附:原文鏈接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原文!



來源:新京報

記者:李大偉 實習生 曹雯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推薦閱讀(點擊圖文,閱讀全文)


亂象!專利定制調查:一萬元包下證書,“內部渠道”一年拿證

開年重磅!尋找40位40歲以下企業(yè)知識產權精英(40 Under 40)

 

亂象!專利定制調查:一萬元包下證書,“內部渠道”一年拿證

2019粵港澳大灣區(qū)“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最全攻略!

 

“投稿”請投郵箱“iprdaily@163.com”


亂象!專利定制調查:一萬元包下證書,“內部渠道”一年拿證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產業(yè)服務平臺,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人,用戶匯聚了中國、美國、德國、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成長型科技企業(yè)IP高管、研發(fā)人員、法務、政府機構、律所、事務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萬產業(yè)用戶(國內25萬+海外30萬);同時擁有近百萬條高質量的技術資源+專利資源,通過媒體構建全球知識產權資產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獲啟賦資本領投和天使匯跟投的Pre-A輪融資。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新京報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slanderfriend.com/”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news_21772.html,發(fā)布時間為2019-05-23 09:16:08。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