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發(fā)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fā)送郵件
確定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投稿
小知2016-10-21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IPR Daily,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新媒體

426.cn,60萬知識產權人的上網首頁


來源:IPRdaily

作者:頂峰知識產權

原標題: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如今是個文化藝術百花爭鳴的時代,很多人在工作之余都十分熱衷創(chuàng)作各種文藝作品來陶冶自己情操。


各種網絡平臺如微信、微博、知乎、天涯等也因此成為了這些文藝作品發(fā)表的平臺。也有不少作者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利益。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然而隨著網絡的逐步發(fā)達,由于利益的驅使,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作者同意被轉載、被抄襲的情況也層出不窮。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比如之前就爆出國內著名網絡問答平臺——知乎上的答案被大量的抄襲,后來不得不由知乎出面委托維權騎士進行維權。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而如今漫天的微信公眾號文章也存在著大量被抄襲的情況。實不相瞞,頂峰公眾號的原創(chuàng)文章也曾經被同行抄襲!


甚至某些同行“技巧性”地只抄襲一些關鍵內容、從而偽裝成“二次原創(chuàng)”的情況都屢有發(fā)生。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當遇到侵權的時候,作者往往需要證明以下幾方面問題,才有可能維權成功——


①作品是否由本人創(chuàng)作;

②作品完成/發(fā)表時間是多久,時間是否是在侵權者之前?

③創(chuàng)作的內容是否就是涉案內容?


而一般來講,要使舉證有比較大被采納可能性,最有效的手段是收集證據形成證據鏈,環(huán)環(huán)相扣才能使結論毋庸置疑。


關于網絡平臺原創(chuàng)維權的證據收集整合,現在主要可以通過這幾種方式來保持各方面證據:


一、如果是原創(chuàng)的文字作品,可以采納一種目前被廣泛采用的方式——作者通過郵局把作品寄給自己,收到之后不拆封保存。如果遇到糾紛,再拿出來作為證據。


它的優(yōu)點是操作簡單,成本低廉。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 發(fā)生糾紛的時候這種證據仍需要公證處公證,而且最后法院不一定會采納。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二、第二種類似方式是采用創(chuàng)作時錄像的方式進行留證。但同樣的,依然存在“舉證之前需要公證且法院采信度不高”的問題。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三、現在還有一種新型的留證方式,比較適合原創(chuàng)美術作品的證據保存——找專門的藝術品鑒證備案中心備案。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比如針對一幅繪畫作品,他們會采用高清攝像機對作品放大1000倍進行存證。而因為這些品鑒中心都是版權局備案的機構,所以由它們經手留存的證據,相對而言被法院采納的幾率非常大。


但這樣做最大的問題是價格比較昂貴,對于普通的個人創(chuàng)作者來說可能需要先籌措一定經費。


四、現在還有一些所謂存證機構,會提供證據保存的服務。但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其費用也不并便宜,另一方面在與這些機構接洽時,一定要注意公證環(huán)節(jié),因為它們保存的證據在使用時也是無公證則不被采納的。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五、那么有沒有一種方式成本最低、力度最強呢?當然有,那就是著作權登記。


著作權是登記制,即一個作品完成之日起,它就自動獲得了著作權,法律并不強制要求登記。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但是為何業(yè)內人士都會鼓勵原作者進行著作權登記呢?


首先,著作權登記證書在全球絕大部分國家有效。


其次,上面提到一系列的證據保存手段,最終都需要做公證,并且力度并不強。著作權登記證書在作為證據使用的時候,并不需要公證這個流程。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而且,在我國著作權法實踐中,普遍的一個觀點是認為在其他人沒有提供有力的相反證據的情況下,登記的權利人就是著作權人。


所以著作權登記證書是花費最少、保護時間最長、手續(xù)最簡便、保護力度最強的證據。


總得來說,我國現行著作權的保護范圍、法規(guī)細節(jié)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滯后性。


所以更多時候,知識產權從業(yè)者們還是更加提倡原創(chuàng)作者應該具有自我保護意識,在自己創(chuàng)作和發(fā)表的過程中就做好證據鏈的保存。


哪怕不能形成證據鏈,只是一張照片、一段視頻、一段錄音,都會在發(fā)生侵權的時候起到關鍵性的舉證作用。


當然,最為關鍵的還是對作品進行著作權登記,看似被動保護的形式,某種意義上才是最好的一種主動防御!



來源 :IPRdaily

作者:頂峰知識產權

編輯:IPRdaily趙珍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活動推薦點擊下面圖片,了解活動詳情)



在社交網絡上,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到底應該如何保存證據以防侵權?

G40知識產權領袖閉門峰會,老炮兒們都到了!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本文系作者頂峰知識產權授權IPRdaily發(fā)表,并經IPRdaily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附上出處(IPRdaily)本文鏈接。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news_14549.html,發(fā)布時間為2016-10-21 09:40:58。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相關文章